Thursday, August 29, 2013

什麼是意識?

意識有好幾種面相。意識是主觀經驗、是注意、可以經驗感覺的能力、是對「自我」這個觀念的理解。
十七世紀哲學家洛克對意識的定義大概是最少爭議的一個。他認為意識與personal identity有關。他論證「我」的連續性不在於是否有同樣的身體或是靈魂、而是有相同的意識。他定義意識是「對有東西通過一個人的心中的察覺(the perception of what passes in a man’s own mind)。」當我們察覺到「有什麼通過我們的心靈」代表我們進入了一種脫離本能行事的理性狀態。
就我認為,意識就是「我意識到我正在意識 」彷彿我不是直接看到外在世界,而是我看到知覺,知覺再看到外在。這句話很吊詭的出現兩個意識,句中的第二個意識解釋成注意aware、知覺perception。注意、知覺的客體本義上是外在世界,但是句中第一個意識卻引申為對知覺的一種「注意」。這是對外在的類比、是一種暗喻。我們不可能真正知覺到「知覺」。不僅是因為知覺僅僅是一種觀念,更因為我們腦子裡不存在對內在的感覺器官。更詳細的討論請見「語言學上的意識。」
這個報告的目標是要處理意識帶來的主觀性造成的形上學衝突。所以當然的鎖定意識主觀性的特質下手。也就是說如何由客觀的、可測量的物理性質,產生出主觀的、不確定的意識、感覺等等。不過在進行實證的科學討論之前,我們先看一看哲學家對意識的定義。

哲學上的意識

意識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現象意識(phenomenal consciousness)。現象意識就是經驗、是注意。它是我們知覺到的各種現象,如運動、顏色、質感、聲音、以及情緒和感覺。
  另外一種是access consciousnessA -consciousness),藉由這種意識,我們心中的資訊可以被取得以用於口頭陳述、論證、以及控制行為。當我們知覺,知覺到的資訊是access consciousness。 當我們內省,關於思考的資訊是access consciousness。當我們回想,關於過去的資訊是access consciousness。這種經驗是比較抽象的、是具有意義的、是想法。但是想法到底屬不屬於意識的一部分存在很大的分歧。但一般哲學上還是將這兩種意識構成了意識的整體。
在上圖中對現像意識來講,是一些線條、一些色塊的組合。當我們知覺到這些線條、色塊,這是現象意識。可是如果當我們察覺這張圖中有一隻牛在注視著我們。我們用到了記憶、用到了思考,這時涉及的意識就是access consciousness。這時的圖像不僅僅試圖像本身而已,而是帶有資訊。
 上圖也是區別這兩種意識很好的一個例子。
現象意識(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ccess consciousness
經驗
注意awareness
知覺到的現象perceived phenomena
情緒 emotion
可以被口頭陳述、論證
知覺到的資訊
思考得到的資訊
回憶得到的資訊
  
語言學上的意識
   有些人宣稱「意識」這個概念與使用語言的能力有關。他們認為語言必須要發展到一個程度人類才有可能產生意識的概念。這一點十分有趣,因為這樣一來好像就是說意識的產生必然伴隨著意識這個概念的產生。沒有意識的概念就不會有意識。
  Julian Jaynes 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 中提出它的論點。他認為意識是對真實世界的類比。意識建立在一個詞語世界上,而使用的語彙都是對現實世界行為的類比以及隱喻。意識讓我們可以跳過行為歷程而直接做出對外在適當的反應。
  然而,心裡學家透過對失語症、嬰兒、野生兒童以及重度自閉症的研究,證明了即便沒有語言的能力,這些人還是可以有區別自我與外在。即便是某些動物,牠們不會使用語言,但是卻表現出認識自我的能力。著名的例子像是鏡像實驗。受測動物的額頭上被塗上了顏料,並被引到鏡子前。如果動物認出鏡子裡的像就是自己,那麼他發現額頭上的奇怪顏色可能會想要處碰自己的額頭,把顏料抹除。
  認識自我並不代表意識的出現。如同洛克所說:「consciousness is the perception of there is what passing a man’s own mind」。因此這樣的辯駁是不成立的。但是我們從此可以看出意識法展於自我感覺之後。
如同我在「什麼是意識」一節中講的。我不是直接看到外在世界,而是我認識到知覺的概念,知覺的概念告訴我是知覺讓我看到外在。
  我們必須先擁有「知覺」這個概念,才有可能發展出意識。而要擁有知覺這個概念,的確需要一定程度複雜的語言,也需要發達到一定程度的大腦皮質。
  當知覺的概念從自我分離出來之後,我就不在直接看到外在,而產生了意識以及一個類比的詞語世界。當我們不再將知覺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我們便產生了洛克以及笛卡爾或是我認為的那種意識。這種意識的定義與哲學上定義的現象意識,即知覺到的現象、情緒是不同的。現象意識,我認為還處於本能的範疇,不算是一種意識。
因此,意識的概念在語言發展之後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來,便否定了一開始講的哲學上的意識定義。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產生這種對意識的經驗是在語言習得之後。在我小時候,我對意識一詞的理解僅止於清醒,「人有意識」對我來說就是人是清醒著的。或者,我根本不清楚意識的定義,如同很多其他的字,不清楚這個字的意思並不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甚至不清楚意識的概念也不會對我們的生存發展有任何不利。
我認為意識一詞,某方面只是庸人自擾,想要把一種抽象的感覺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語言的細膩程度還沒有專門的詞彙來表達這種感覺,只好採用引申辭意來類比。
認知心理學觀點
在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範疇叫做專門探討記憶中知識的表徵與操弄。這個領域定一了「心像(imagery)」一詞,指當下未被覺器官給受到的事物所形成的心裡表徵。這些表徵好像我們在心靈(如同笛卡爾所說的內在時空。)中某一個點看到、聽到、聞到的那些東西,然而,一般人對心裡表徵最常見的描述多是視覺的。
研究發現我們當我們對視覺心像做旋轉,旋轉的角度越大所要花的時間越久,這與現實世界中的情形一致。而利用造影術發現當受測者在做心像的旋轉時,真實世界中負責操弄物體的運動皮質會被激發,跟手部關聯的腦區特別活躍,說明受測者在做心向旋轉時的確是用類比現實世界的方法。http://www.skeptic.com/eskeptic/05-03-15images/mental-rotation-test.gif

在某方面的「類比」,比所有思考都更為本能,這裡的「比」幾乎是無意識的,不能被知覺的,也是生存必須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