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與自我知識的關係?
自我產生在意識之前,是一種更為基礎的概念,而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第八個月就已經有自我感覺了。或許我們可以先看看什麼是我。
什麼是我?
語言學的觀點
在語言學上,我是指說話者自己。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那根本不會發展出語言,也不需要區別你我,就不會有「我」的概念。因此可以說,自我的概念源自於溝通的需要。語言學上是先有你才有我。我是一個對應到你的觀念。但是我想講的是,就算一個人一生下來就住在荒島上,他仍會有外界與自己的區別。當他看到鏡中倒影,他會知道那是他。他仍然會有我的觀念。
我是A bundle of ideas, 是記憶、判斷、理解、想像、意欲、思考的集合體。我是想像出來的、是幻覺。但是我說話指我時,同時也代表了我的社會地位(自然人)、我的身體。我是那個要付社會責任的行為者。
傳統哲學
笛卡爾認為「我只是一個思想物(thinking thing),也就是說,我是一個心靈(mind),一個靈魂(soul),或是一個理解(understanding),一個理性(reason)。」然而這些東西真的存在嗎?笛卡爾又說:「然而思想物是什麼呢?它就是一個能懷疑、能理解、能設想
(conceive)、能肯定、能否定、能意欲、能拒絕、能想像、和能感覺的東西。」
David Hume 認為我只是一束想法a
bunch of ideas.然而,經由上面各種學門的擴充,意識的內含顯然不只是一束想法了。
例如腦科學就提供了 a bunch of ideas 以外的答案。腦科學發現腦有功能區位化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不過是由許多分別負責不同功能的小組件組合起來的東西。我們不過是一台複雜的機器。沒有靈魂、沒有一個物理上存在的心靈。說不定人與機器的差別本來就沒那麼大,人並不是獨立於自然外在而存在的主體。
腦科學以及心理學的發展,讓我們可以知道腦的不同部分負責不同的功能。哲學的身心問題已經從「心靈在身體的哪裡」轉向「特定認知運作位在神經系統的哪裡」。
腦科學
左腦
|
右腦
|
語言
動作
歸納經驗、找出pattern (假設能力)
序列處理
|
視覺處理
對自己的臉的指認(自我辨認)
處理整體(平行運算)
|
記憶與我的關聯
洛克認為我的概念與意識、經驗的連續有關。精確的說,在洛克的理論中我是情節記憶的產物。這種記憶指的是嬰兒在八個月前就具有的短期記憶,所以在失意症的研究中發現患者還是具有我概念上的一致性並不矛盾。
我認為人對「我」的理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層次。當發展到可以使用語言之後,自我不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更為具體的東西。這中東西既不是感覺也不是實體,而是由大腦語言區的能力所造成的理解。我們沒有辦法去形容語言區的感覺是什麼感覺,因為語言區天生就知道如何去理解文法以及詞意。語言學習的能力在某方面算是一種本能。
神經科學
從生物學的研究發現,我們現在知道細胞的生長雖然由DNA 控制,但是仍可以對外在的環境進行微調。例如:肌肉細胞經過後天鍛鍊,可以變得更大,更有力。而神經細胞的後天可塑性是最強的。經過研究,科學家發現人的記憶是儲存在神經與神經的連結之中。連結越強,代表記憶越深刻、越長期。一個記憶越長使用,它的觸突連結就越強。思考力也可以經由鍛鍊而變強。所謂的熟能生巧事實上是神經結構的改變。也就是說,透過持續的訓練,例如不斷使用某方面的智能,該方面的神經會變得更多,更發達。也就是說思想、意志可以影響身體。故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必須修正。我在造成我思、我思改變我在。我是什麼樣貌,可以由我的後天想法決定。
心理學
佛洛伊德的「我」
心理學(我)
心理學的開創者佛洛伊德認為「我」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稱作本我(id)、自我(egp)、以及超我(superego)。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張結構圖表示。這張圖畫的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識我們的意識,也就是我們注意力(awareness)集中的地方,可以是外在的環境,也可以是內心的沉思。緊接著意識的下方,也就是水面下方的透光帶,是我們的前意識。前意識像是一個記憶的倉庫,儲存著我們可以召喚(recall)的資料。當我們回想某事實,我們其實就是從前意識裡挖掘。除了這兩區,剩下的就是隱沒在深水裡不能被意識到的潛意識了。
本我(id)完全包含在潛意識中。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雖然不能被我們意識到,但是實際上它主宰了我們的想法、判斷、直覺、及推理能力。是我們行為的能量。他認為本我是回應生理需求產生的心理需求,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慾望。人類天生有股慾力驅策著我們的行為,如同所有的生命。我們有要生存下去的需求,我們要吃、要喝、要繁衍後代。這些需求導致本我的慾望,而慾望生出來的一股驅力要求自我去滿足它。我們雖然不曾意識到本我,但是我們無疑都受本我的需求我控制。本我存在的證明可以透過解析夢的表徵或是催眠而得到。
當生理的慾望得到滿足,使得需求造成的張力鬆弛下來時,連帶的使得心理也感到愉悅。我們就好像是因為進行了某特定行為而得到獎賞(Skinner 制約),因此會下意識的重複此行為。但佛洛伊德認為,這股愉悅感源自於張力鬆弛的過程,而非處於被滿足的狀態。舉例來說,一個快要渴死的人所喝到的第一杯水可以帶來極大的愉悅感,但當它從瀕死狀態恢復一段時間後,喝水對他來說卻不能引起一點點的愉悅,因為他身體並沒有需求張力的累積。這說明了為什麼第一杯水、第一片麵包、或是第一棟房子帶來的滿足感最大。人,或是我,追根究柢不過是一股想滿足慾望的傾向。
自我(ego),包含了我們的意識以及潛意識,是我們的思想(推論、假設、想像、知識)、意志、感覺(五官)、一部分的記憶所待的地方(記憶有分幾種)。同時也是產生自我觀念(concept
of self)的地方。拉丁文Ego 翻成英文就是self。我們所認為自己擁有的自由意志也誕生於此。但是就佛洛伊德而言,自我不過是為了要完成本我的媒介,我們的種種行為不過是壓抑了的慾望的變形或重新導向。我們的興趣、我們的職志(calling),在他看來不過是轉化慾望張力造成之焦慮(anxiety)的手段。自我比本我理性也比本我實際,因為本我要求慾望的即刻滿足(pleasure principle)。但要即刻滿足慾望在現實中是不實際的,還要考量現實環境,因此自我會在外在與本我之間尋求妥協。我們可能會為了較長遠的利益而犧牲當下的快樂,作未雨綢繆的打算,因為生命的延續遠比一時的快樂重要得多,這就是自我衡量現實與需求折衷的結果(reality principle)。
除了上述兩部分,佛洛伊德認為還有一個部分與前兩者同等重要。超我(super ego),彷彿與本我相抗衡似的,包含我們的內在良知、道德感、責任感,以及追求完美。我們希望自己是好的、善的,我們希望自己不會因為追求私慾而做出某些獸行。超我一部分可以被意識到,但大部分屬於潛意識。良知到底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佛洛伊德大約傾向前者,因為後天的良知充其量不過是一些觀念,不應被劃進潛意識。他也認為人們對於理想自我以及完美的實現也先天的追求。或許人生的意義感也是來自於超我的達成。
然而,我不太贊同超我的觀點,我認為超我中良知(conscience)的概念應是後天教養獲得。就現實看來,道德比較像是眾人立下的不成文規範,常常因文化、族群而異。例如:吃人以及一夫多妻在中國文化中是違反良知的,但是到了某些文化中卻是可以的。良知很難與慾望抗衡,說謊或是損害他人利益應是違反良知的,但是現實中的例子比比皆是。總言之,我還沒想出一個良知是天下人共有的。我認為良知應該被劃進自我,不過是慾望為了現實而不得不如此的妥協。至於追求完美、或是愛好真善美是天生的、潛意識的我承認,但猜測也是為了某種生存目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