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
我們家是個小家庭。
除了父母親以外,我還有一個小我一歲的弟弟。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我們家族的親戚多半散落在台灣各處。我是長子,因此在求學以及成長的路上都是自己摸索,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個性。在生涯發展上,開明的父母親幾乎不曾干預。我高中自己選擇主修物理,因為物理不但是造就人類現代文明的實用科學,其蘊藏的深厚道理更可以滿足我向來飢渴的求知慾。
我大學加入了散打搏擊社以及登山社。這些有挑戰性的活動雖然讓人筋疲力竭,但是擊敗對手或是征服高山的快感總是百嘗不厭。我對於登山活動投入許多熱情,在登山社我不但學到了紮營野炊等登山技術,更重要的是學到唯有紀律、果決以及充足的事前準備,才能減少意外。而登山活動所講究的團隊分工合作、自動自發,對我的個性有很大的影響。在登山社期間,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清大百年校慶時,登山社與北京清華的登山社一同攀登台灣十峻之一的大劍山。
我自認為是一個文靜的人,從小酷愛閱讀文學。但是在大二前往中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交換的時候,我自願成為交流團團長。我們自助旅行去了武漢、合肥、蘇州、杭州、上海、甚至北京、香港。同時在專題研究過程中也與大陸師生建立友誼。這個活動讓我眼界大開,讓我想要接受更困難的挑戰,繼續成長。我和其他交換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指導老師們合照留念。
大三下的時候,我在物理系洪在明教授的實驗室做專題,進一步探索我對地震成因的興趣。做的專題內容主要是關於地震現象中Gutenberg-Richter’s Law 的研究。主要研究滑塊-彈簧模型與地震大小-頻率的1/f noise。
在這個期間我讀了很多關於地震數學模型的論文,並且學習了收集數據的技巧。加上之前在中科大對地震儀的認識,我能更正確的分析這些材料的意義。
x軸為空間、y軸為時間、z軸為振幅。 振幅隨著時間減弱,並且擴散至整個空間。 像是一顆石子丟入水中掀起漣漪一樣。 |
在大四上,我發現這些地震滑塊模型對於摩擦力這向變數十分敏感。這些模型假設地震是因為板塊的克服了斷層面的最大靜摩擦力,導致板塊滑移。因此我把興趣轉到stick-slip&velocity-dependence of kinetic friction 上。不但花了一個暑假做動摩擦力的實驗,開學後也做了些電腦模擬。
斷層面的性質若對斷層摩擦力有巨大的影響則代表Gutenberg-Richter’s Law 沒有普世性(Universality),這並不是我們期待的。斷層介面的性質十分複雜,必須同時考量介面的顆粒性、流體黏滯性、以及材質的方向性,而沒有一項的影響小到可以忽視,故無法為地震動力學建構簡單的數學模型。地震預測目前仍是遙不可級的一個夢想,有人認為其本質上就是混沌非線性的。儘管如此,我寧願相信,這複雜系統的背後,有一個簡單的理論可以充足的解釋簡潔的Gutenberg-Richter’s Law。
大四下,我將興趣轉移到系統神經科學,在生物系修了三門課。就實證主義而言,物理學應該可以解釋萬物運作。但對於神秘的人腦我們所知有限。神經網路系統會是我們連接認知科學以及系統生物學的一個橋樑。藉由探究神經網路的運作,或許有一天人類可以發現我們的心智、心靈或許只是一具精巧的碳骨架機器。未來,或許我會往這個領域的研究前進。
另外,大四下我參加了時代基金會主辦的「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YEF)」。這個是一個跨院校、跨領域的學習計畫,經由長達6~9個月的模擬實務學習,試煉團隊合作、創新創業精神、執行力及國際網絡的教育計畫。藉由參加這個比賽,我希望可以讓我的視野不只有在知識方面,更在人際合作、國際溝通能力方面有所培養,同時認識一些不同專長、不同經驗的同學。我目前也在一家創投公司appWork 實習,看看比我大五到十歲的人現在在做甚麼。在畢業前,我還有兩件事想做,一件是至少寫一篇小說,另外一件事是至少作一首曲子。
Waiting for elevation pi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