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9, 2013

憶前半生的閱讀經驗

  雖然家藏算不上是汗牛充棟,也稱不上學富五車,但我是頗對自己的閱讀經歷感到自傲的。畢竟,閱讀是我的一大興趣。
  我從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極愛看書。因為父母都要上班,每天放學後我會自己走到安親班,給老師指導作作業,一邊等父母下班。小學功課不難,我很容易就在愉悅的心情中完成回家作業,那時我甚至不覺得這是作業,反倒常有一種逛大英博物館的爽快感。隨著我琅琅念出課本上一個個附著注音的方塊字,書中的人物就被我施了咒,從書中走進真實世界,演出他們可歌可泣或是令人莞爾的故事。閱讀帶給我的快樂是其它活動無法比擬的,我也愛畫畫,愛彈琴,愛打球,愛唱歌,但是我寧可挑一本還沒讀過的故事書,坐在安親班一樓玄關邊對著天光雲影一個人靜靜的看,從中午看到黃昏,從一年級看到六年級。安親班一間間地換,書也是一櫃櫃地讀,這個習慣始終沒斷,而那些五花八門的書也始終沒看完。書是我的糖果、我的彈珠。
  但閱讀影響我更多的應該是理解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我的學習能力總比其他同學高,我的行為總比其他同學成熟,我總可以不假思索的一連珠妙語與弟弟和同學吵架。我也可以有聲有色的描述一件我沒看過的事情,當大人們會意過來時往往引來哄堂大笑,說我幽默。
  這段回想起來相當關鍵的時光,我沒對自己繳交白卷。我從漢聲的小百科進步到中國的神話故事,進步到偉人傳記,再進步到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自然書籍方面介紹鳥類、蝶類的書我也讀,但總是不如我對中國的文學熱衷。我清晰記得一家曾叫佳幼的課輔班一進門左側書櫃最下層,有一系列關於中國文人軼事的書。那是我的最愛。鄭板橋的「下雨天留客天」以及賣扇的故事、清朝大學士紀曉嵐乾隆皇帝之間的軼聞、王羲之「會說話的鵝」和坦腹東床的故事都在那裡面。還有一本關於對聯故事的書讓我認識到我是真的喜歡文學的。「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 更多一度春秋」講的原來是同一件事,「大鞋楦小鞋楦 砸散八方窮鬼」「粗麻繩細麻繩綑來四方財神」這副春聯送給草鞋店再貼切不過了。「五眼橋 橋五眼 一眼流水五子輸()」「八角樓 樓八角 一角點燈諸角()亮」不僅諧音配得妙,背後的典故也是一絕。
  這些樂趣隨著國中以後的考試壓力,鮮少重溫;重理輕文的大環境讓國文課成為心靈沙漠的短暫甘霖,僅止於解渴,難歡暢淋漓。但是我在國中畢業的那個暑假不沒己志的用電腦看完了六卷的倚天屠龍記以及神鵰俠侶。無怨無悔地成了四眼田雞。高中以後雖然我總是輕易擺平國文考試,我也不再有那種捧著一本書,對著落地窗外夕陽中一畦菜圃及香蕉園,聽著紡織娘及蚱蜢拉胡琴低頭啃書的奢侈享受。
  當我在高中難得交到一個談吐芬芳抑或臭味相投的朋友,總是有種老頭子式的念頭,想要大嘆:「知我者莫過某某某夫」;踏進學校旁的金石堂也總會慶幸自己是窮學生,不然可能會把家當都敗在這裡。這些酸甜苦辣的閱讀經驗令我對書又愛又恨。閱讀的習慣可說是穿腸毒藥、是豺狼虎豹,每次經過書店我總是心驚膽跳;又像是貌美情婦,佳饌美酒,儘管手邊的正事堆積如山,情婦不能不見,嘴饞不能不理。明明知道上床或牛飲鐵定會誤了正事,我還是一錯再錯把不能誤的正事給誤了。書寫是閱讀的延伸,害我也是不淺,再寫沒完沒了。只能怪我母親當年為何要「孟母三遷」,幫我換安親班,讓我染上這要命的不治之症。



台灣人的性格分析

台灣人的國民性的心理學理論
   今天的台灣社會為什麼會是如此?為什麼日本核災台灣成為全世界募捐最熱烈的國家?為甚麼省籍問題可以一再的被炒作?為什麼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密不可分,但是台灣人卻一直瞧不起大陸人?身為台灣人,我們到底瞭解自己多少?我認為只有透過觀察、思考、並且理解台灣人的國民性,才能解釋我們周遭天天發生的各種社會現象,才能對台灣社會的未來走向做出理性判斷。
 
台灣人親日的原因
   311地震,讓台灣人對日本人的友好程度(親日程度)顯露無遺。在地震一個月之內來自台灣民間的捐款就到達50億台幣。而對於日本災民的同情彷彿是自己的同胞受難一樣,連日對日本災情的報討佔滿新聞版面。而民間為日本祈福的信息在網路上到處都是。
   台灣人的親日,台灣一部份的人認為這跟中國國民政府與日本殖民政府的反差有關。日治時期,台灣的中國人身為受殖民者,因此被日本警察當作台灣狗或是支那豬那樣打罵也理所當然,這是割讓後必然的屈辱。另外,台灣的中國人在經過反抗後的被統治發現,日本人雖然殘暴,但是他們在明治維新之後的文化素質以及物質進步也讓台灣人佩服。無論是鐵路、渠圳、衛生管理、戶籍登記等等基本現代化條件都是在日治時期建立起來的。另外,日本人給台灣人的強制基礎教育很大的提高了台灣人的文化知識水準,也降低了文盲的比率。實際上,台灣的中國人在給清朝統治或是給日本統治實際的人權差別並不太大,都是被外族統治著。因此日治時期台灣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是漸漸提高,甚至超過在中國本土的同胞們。
中國國民政府來台,除了中國軍隊的紀律鬆散、文化素質低落外,國民政府的貪腐以及霸道使得台灣人對於光復的光榮幻想完全破滅。同時,國民政府因為長年戰爭,金錢、物資缺乏,不斷的將台灣的物資向中國本土運送,台灣的農民仍然處於被剝削的狀態。而國民政府在民國三十八年左右因為濫印鈔票造成貨幣體制崩壞,導致台灣經濟全毀。中國政府統治初期的台灣人的痛苦不下於日本統治。台灣人感到十分的失落,因為大陸過來的政府的粗鄙遠比不上一絲不苟的日本。同時,當日治的慘痛成為過去式,台灣人緬懷起一些日治時期曾經擁有的東西,而漸漸形成一種「日本統治讓他們的水平高於中國人」的下意識的共識。台灣的本省人因為與日本文化的這種「精神血緣」而自認為不同於中國人。而這種共識不可避免讓他們為自己的血緣感到自卑,認為自己低日本人一等。受過日本殖民的經驗是所謂台灣人的共同經驗。而現在所謂的「台灣人」,就是自認為繼承了這個結合痛苦和提昇的歷史造業的一群人。是這種獨特的共同過去造就的孤獨感、受壓迫感、以及自卑的屈辱將他們凝聚在一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到了韓戰爆發,美援挹注結束了蔣氏政權的垮台危機,台灣經濟好轉,所謂的「本省人」依然受難於政治上的恐怖統治以及無所不在的省籍歧視。同時因為在認同上與中國人的切割造成台灣人對自己根源的迷惘。台灣人沒有自己的歷史,沒有自己的神話,沒有一個可以令台灣民族感到驕傲光榮的精神依歸。造成台灣人對自己國家的自卑。他們是一群沒有國家的被殖民者、精神上的吉普賽人,對自己的歷史感到迷惘。他們想要逃離,卻侷限於小島的圍困,只能絕望地忍受外來政權的文化強姦。而蔣氏政府也只把台灣當作反攻大陸的基地,台灣人並不被看在眼裡。兩群人困在一個島上,但是心中沒有彼此。於是蔣氏政權時期台灣經濟起飛,台灣人沒有感恩戴德,台灣人心中已起了建立自己國家的念頭。蔣氏政權在型塑台灣人國家認同上的失敗以及韓國在建立國家認同上的成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接受日本殖民,然而現在對日本的態度卻有兩極般的差別。
台灣在政治開放以後,擁有了自己的民主,台灣人終於可以管台灣事。但是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人試圖伸張主權。卻因為受到中國方面的打壓,中華民國的主權依然無法伸張。台灣人經過這麼長的苦難,卻還是國際上的棄嬰這個事實,進一步打擊了台灣人的自信,在根本上加深了台灣人的受壓迫心態以及孤獨感。
台灣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在殖民壓迫中出生,在外交的孤獨、冷漠中長大的孩子。對於過去傷痛的回憶以及能引起回憶的東西都極為纖細敏感。每當受到碰觸,台灣人總是猶如驚弓之鳥、鼎沸之魚般六神無主,完全無法冷靜理性的判斷事情。因此在兩黨鬥爭中,國家認同問題以及歷史遺案不斷的被政客拿出來引起民眾的驚慌、恐懼、憤怒、怯懦。這些大腦底層的本能情緒主宰民眾的思想,蒙蔽了民眾的理性,使人民本質上成為政客的玩物,而非國家的主宰。很多時候只要把事情渲染上國族色彩,自卑壓抑的台灣人就會精神高潮,陷入瘋狂的民族情緒。王健民、詹詠然、曾雅妮全部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奮力達到今天的高度,但是卻被媒體以及民眾強加上「台灣之光」的「榮耀」,不但吃盡豆腐,還給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帶來壓力。連台裔美籍的林書豪都被台灣人自作主張的宣稱為「台灣之光」,毫無對個人的尊重可言。「台灣之光」儼然是新聞媒體的票房保證以及台灣人民的精神威而剛。
而今天已然從反共變為親中的國民黨掌控著台灣,但是國民黨在政治傾向上代表的還是一個外來的中國政黨,而非台灣人「自己的」民主進步黨。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儘管在國家主權上受到日本壓迫的事情從不間斷,但是台灣人依然選擇了親日。我認為其原因是台灣人藉由情同(empathy)日本來強化自身認同的完整性。台灣人心中的日本的概念,並不是真正日本,而是一個全善的理想國的幻想寄託。藉由情同日本能喚起台灣人對於自己血緣中較為「尊貴」的那一面,而減低自己的中國血緣的自卑。事實上,我認為台灣人對日本人的盲目以及無私的愛勝於對自己台灣同胞的愛。台灣人很少願意為了增加公共福祉而犧牲自己的利益,都是懷著一種好處大家拿,為什麼是我要做的心態。對於公德心以及道德勇氣方面依然十分低落-闖紅燈、丟煙蒂、他人受害卻冷眼旁觀只求自保。當日本人深切的檢討自己的官員隱瞞真相以及虛與委蛇之時,台灣人卻只著眼於日本的進步、優越,完全不見關於日本政治缺點以及日本人缺點的討論。如果認識到「日本」這個概念在台灣人心理上類似於佛洛伊德所謂「超我」的這個部份,是關於自我道德的善、自我實現、以及自我價值的理想的追求,對於台灣人對日本的嚮往,無視於日本過去對自己的殘暴,就可以瞭解了。台灣人活在一個日本幻想(Japan fantasy)之中,這個幻想型塑了台灣人所看到的日本。

台灣人對大陸人的輕視
台灣除了因為國民政府來台造成的對中國人印象的第一次衝擊之外,在接下來的白色恐怖時期,被政府不斷的灌輸「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等冷戰時期的反共思想。在當時兩岸斷絕往來的狀況下,台灣人民對對岸的情況不甚了解。即使到了後來的民進黨執政,政客以及媒體仍然利用台灣人對於大陸資訊不足的狀況對台灣人民進行各種操弄。台灣在國際上的孤立以及弱勢造成的自信缺乏使得台灣對於外來的威脅十分敏感,甚至可以說是排外。對於中國的言詞威脅常常在台灣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反而更為排外。例如面對大陸不斷增長的對台飛彈數量,以及中共不放棄武力攻打台灣的新聞都造成台灣人對於中國的恐懼以及敵視。
這種不了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兩岸三通,旅遊頻繁之後,對大陸的認識才回到比較理性正常的狀況。即使如此,台灣人對大陸人根深蒂固的輕視來自於對中國人文化水平低落、政治專制以及普遍貧窮的印象。台灣人不對中國大陸人民的以上情況表示同情,而只是輕蔑貶低,除了兩岸的敵對關係外,也因為中國的落後提醒起台灣人同樣帶有劣根因子的血緣。藉由貶抑中國人民,自卑以及受壓抑的台灣人才能區分自己,感到些許慰藉。
網路上可以看到,當中國的人民逐漸認識自己的歷史並且想要與外界溝通時,台灣人卻只會帶著民主的優越感用粗鄙的言詞攻擊所謂的「支那人」(親日本賤中國的最好展現),不知道檢討自己半吊子的民主觀念(民主豈是拿來炫耀的)以及增加自己對於中國現況的瞭解。另外,台灣人對於對岸的普通話用詞的輕蔑也所在多有,這種沒有任何根據的優越感以及對對岸語言文化的無知及不尊重都表現出台灣人的輕中。

結語:
   上述的台灣人主要為本省的一群,而非所有住在台灣島上的人民。台灣的年輕一輩,因為沒有經歷過太多的過去,沒有那些歷史包袱。加上年輕人旅遊、網路交流的經驗比較豐富,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國家認同。政治上的意識形態、省籍等不會是新一代台灣人的困擾。兩岸將會漸漸走向互相理解,而台灣人也會重拾自己的自信。我對台灣的未來充滿信心。^U^




curriculum vitae (CV)

EDUCATION:
BS, Phys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09/2008- 07/2012
         
.                          
AWARDS and HONORS:
Young Elite of Science scholarship on 2008
Presidential Award 2008 (Top%5 of the class in the semester)
Exchange Scholarship on 2009

RESEARCH EXPERIENCE:
Summer Research: Geo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04/07/2009-25/08/2009 (research adviser: Dr. Ni, Sidao).
Monitoring Landslide with Seismic Waveforms
Using seismic signals generated by large landslide to reconstruct the magnitude of landslide, we found the magnitude of the single force reconstructed by our model differs from the airborne observation by 4 times. Attempts to garner better results by applying mechanisms which was proposed of good compatibility (Mario La Rocca, 1993, and Emily E. Brodsky, 2003) failed, either. The lack of real geographic data of the landslide area hinders further precision of the estimati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03/2011-03/2012 (research adviser: Dr. Hong,Tzay-ming).
Further study of Burridge-Knopoff (BK) Model on velocity weakening friction
Empirical Gutenberg-Richter’s law of earthquake size distribution is well-recreated by deterministic BK model. Also, observation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K model captures some other earthquake features. The chaotic behavior of BK model results from the only non-linear factor, velocity weakening friction.
We conducted in-lab experiments to find realistic frictional law of faults. By applying more realistic frictional law and adding model features, we tried to improve BK model to make more realistic prediction on earthquake.  
Research Interest:
Statistic physics, soft condensed matter, science of complex system, Neurophysics

Work Experience:
Political-Warfare officer 10/1/2012-09/01/2013

Staff of Fifth Symposium of France-Taiwan Frontiers of Science ( FTFoS) 26/06/2012-29/06/2012  Yilan, Taiwan
The program encourages promising young Taiwanese scientists to have trans-disciplinary interaction with fellow French scientists. By discussing potential issues in their research fields, the FoS aims to inspire the scientists to find new approaches or trends.
l   Gained frontier knowledge of self-organization, epigenetics, microfluidics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l   Gained experience in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interaction and discussion
l   writing abstract of report of discussion content of Physics Session
l   Managed technical problems of official website and conference
l   assisted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ymposium    

Staff of Fifth Symposium of France-Taiwan Frontiers of Science-Southern Taiwan FoS 10/03/2012-11/03/2012
 Kaohsiung, Taiwan
Taiwan FoS aims to develop abilities of international participation of young Taiwanese scientists and build Taiwanese scientific talent base. Participants will have trans- disciplinary discussion on frontier issues. Some participants will be selected to join FTFoS held in June.
l   Similar working content as above.   

Intern of Global Affair office,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17/02/2012-01/07/2012
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ervice 
l   meeting room preparation
l   Technical support of meetings of the office
l   Filing and word processing
Extracurricular:

Award:
       Bronze medal, 200m free style, university swimming contest, 2012
       Second place in military training race of National Tsin Hua University, 2012
       Award of Excellence of Physics building beautify competition, 2011
Honor:
        Climbing Dajain Mountain with Chinese Tsing Hua fellow students to commemorate centurial anniversary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2011
Other:
        Leader of exchange students group t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China, 2009
        Organizer of English study group, 2011
        English Conversation Club, Kickboxing club, Mountain climbing club
       
Volunteering:
        Volunteering at Hsinchu Foreigner Assistance Center, Hsinchu City, 2008
       
Miscellaneous:
l   Taken three neuroscience course
l             Taken graduate level Quantum Mechanics I  
l   Scientific programming : C++, Matlab, Mathematica, Labview, Visual Basic, Linux,
l   Website programming:  HTML, CSS, Flash Javascript,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4]維基百科/經驗主義
[7]打造黃金腦探索0~5歲腦部發育地圖 麗絲.艾略特 薛絢 城邦出版
沈思錄(附:哲學原理) 笛卡爾/ 黎惟東/ 志文出版
認知心理學(第五版) Robert J. Sternberg 李玉琇、蔣文祁
人格理論(第二版) Durane Schultz & Sydney Ellen Schultz 陳正文等

哲學概論  杜保瑞 陳榮華 五南圖書出版

談談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最為人知的蓋念大概屬於圖林測驗了。圖林測驗試圖給出意識的操作形定義。內容是說如果一個人透過鍵盤與螢幕與另一端的使用者互動,如果人不能分別另一端的受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還是其他動物,那麼,因為隔絕了所有主觀上分辨人的管道,如聲音、容貌等,我們可以說該受試者通過了圖林測驗,具有意識。
  圖林測驗也引起了哲學上的爭議,最有名的就是中文房間的例子。約翰·希爾勒以此來反駁強人工智慧的可能性。
中文房間的實驗過程可描述為:一個對中文一竅不通的,以英語母語的人被關閉在一隻有兩個通口的封閉房間中。房間里有一本用英文寫成,從形式上說明中文文字句法和文法組合規則的手冊,以及一大堆中文符號。房外的人不斷向房間內遞進用中文寫成的問題。房內的人便按照手冊的說明,將中文符號組合成對問題的解答,並將答案遞出房間。
約翰·希爾勒認為,儘管房裡的人甚至可以以假亂真,讓房外的人以為他是中文的母語使用者,然而他壓根不懂中文。而在上面的過程中,房外人所扮演的角色相當於程式設計師,房中人相當於電腦,而手冊則相當於電腦程式。而正如房中人不可能透過手冊理解中文一樣,電腦也不可能透過程式來獲得理解力。
然而,我們為何又對他人具有心靈可以如此確定?人也不過是用神經網路組成的計算機而已。
這樣的定義到底成不成立尚有爭論,但是這個方發在人工智慧領域被用來當作判別一物體是否具有智慧的標準。
如果我們用此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我的話。人大略上必須有以下的功能。
  人工智慧的智慧行為:
因為人工智慧涉及的領域太廣,所以總是被分解成更小的問題研究。一個智慧體必須能夠:
1.      演繹、推理、解決問題
2.      Return to Main Page for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sters具備知識、運用知識
3.      計畫、預想
4.      學習
5.      運用語言(聽說讀寫)
6.      有知覺(能看、聽、聞、觸摸)
7.      認識外在環境(辨認感覺到的東西是甚麼)
8.      社會智商(感覺他人的情緒、意圖、情感並相應產生自己的情感,猜測他人的想法)
9.      創造力、直覺、想像力

強人工智慧(strong AI)必須擁有普遍性的智慧(general intelligence),如同正常人類具有的智慧一般。所以,強人工智慧至少必須包含上述的所有能力。事實上,有些人相信,智慧是完整、不能切割的東西。也就是說,要不是擁有上述全部的能力,不然就是一項都沒有。舉例來說,人工智慧要轉譯一個問題使之可以被解決(machine translation)所必須用到的上述技能就不只一個。
  首先,他必須能了解說話者的論點,他必須能知道談話涉及的知識、他必須能推測說話者的意圖。因此就問題轉譯而言(machine translation),這是一項完全人工智慧(AI-complete)
  即便是沒有意識,一個完全像人的的機器人也有可能存在。只要在該程式的設定中加入一個定義:我有意識、靈魂、心靈。因此當別人問它有沒有心靈時,它會認為它有。如同電影人工智慧中的小男孩一樣。

   一個東西是不是真的,有很大一部份和我們相不相信有關。而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也不可能是絕對客觀的。我們宣稱我們具有心靈,也不就是被基因加了這樣的設定值而已嗎?

意識與自我知識的關係? What exactly am I ?

意識與自我知識的關係?  

自我產生在意識之前,是一種更為基礎的概念,而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第八個月就已經有自我感覺了。或許我們可以先看看什麼是我。

什麼是我?                

語言學的觀點
  在語言學上,我是指說話者自己。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那根本不會發展出語言,也不需要區別你我,就不會有「我」的概念。因此可以說,自我的概念源自於溝通的需要。語言學上是先有你才有我。我是一個對應到你的觀念。但是我想講的是,就算一個人一生下來就住在荒島上,他仍會有外界與自己的區別。當他看到鏡中倒影,他會知道那是他。他仍然會有我的觀念。
我是A bundle of ideas, 是記憶、判斷、理解、想像、意欲、思考的集合體。我是想像出來的、是幻覺。但是我說話指我時,同時也代表了我的社會地位(自然人)、我的身體。我是那個要付社會責任的行為者。

傳統哲學
              笛卡爾認為我只是一個思想物(thinking thing),也就是說,我是一個心靈(mind),一個靈魂(soul),或是一個理解(understanding),一個理性(reason)」然而這些東西真的存在嗎?笛卡爾又說:「然而思想物是什麼呢?它就是一個能懷疑、能理解、能設想 (conceive)、能肯定、能否定、能意欲、能拒絕、能想像、和能感覺的東西。
              David Hume 認為我只是一束想法a bunch of ideas.然而,經由上面各種學門的擴充,意識的內含顯然不只是一束想法了。              
例如腦科學就提供了 a bunch of ideas 以外的答案。腦科學發現腦有功能區位化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不過是由許多分別負責不同功能的小組件組合起來的東西。我們不過是一台複雜的機器。沒有靈魂、沒有一個物理上存在的心靈。說不定人與機器的差別本來就沒那麼大,人並不是獨立於自然外在而存在的主體。
      腦科學以及心理學的發展,讓我們可以知道腦的不同部分負責不同的功能。哲學的身心問題已經從「心靈在身體的哪裡」轉向「特定認知運作位在神經系統的哪裡」。
 腦科學
左腦
右腦
語言
動作
歸納經驗、找出pattern (假設能力)
序列處理
視覺處理
對自己的臉的指認(自我辨認)
處理整體(平行運算)

 

   記憶與我的關聯

   洛克認為我的概念與意識、經驗的連續有關。精確的說,在洛克的理論中我是情節記憶的產物。這種記憶指的是嬰兒在八個月前就具有的短期記憶,所以在失意症的研究中發現患者還是具有我概念上的一致性並不矛盾。

我認為人對「我」的理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層次。當發展到可以使用語言之後,自我不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更為具體的東西。這中東西既不是感覺也不是實體,而是由大腦語言區的能力所造成的理解。我們沒有辦法去形容語言區的感覺是什麼感覺,因為語言區天生就知道如何去理解文法以及詞意。語言學習的能力在某方面算是一種本能。

神經科學
     從生物學的研究發現,我們現在知道細胞的生長雖然由DNA 控制,但是仍可以對外在的環境進行微調。例如:肌肉細胞經過後天鍛鍊,可以變得更大,更有力。而神經細胞的後天可塑性是最強的。經過研究,科學家發現人的記憶是儲存在神經與神經的連結之中。連結越強,代表記憶越深刻、越長期。一個記憶越長使用,它的觸突連結就越強。思考力也可以經由鍛鍊而變強。所謂的熟能生巧事實上是神經結構的改變。也就是說,透過持續的訓練,例如不斷使用某方面的智能,該方面的神經會變得更多,更發達。也就是說思想、意志可以影響身體。故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必須修正。我在造成我思、我思改變我在。我是什麼樣貌,可以由我的後天想法決定。
 心理學
佛洛伊德的「我」http://kelseybrongo.com/yahoo_site_admin/assets/images/id_ego_superego.160215245_std.gif
心理學(我)
  心理學的開創者佛洛伊德認為「我」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稱作本我(id)、自我(egp)、以及超我(superego)。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張結構圖表示。這張圖畫的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識我們的意識,也就是我們注意力(awareness)集中的地方,可以是外在的環境,也可以是內心的沉思。緊接著意識的下方,也就是水面下方的透光帶,是我們的前意識。前意識像是一個記憶的倉庫,儲存著我們可以召喚(recall)的資料。當我們回想某事實,我們其實就是從前意識裡挖掘。除了這兩區,剩下的就是隱沒在深水裡不能被意識到的潛意識了。
 
本我(id)完全包含在潛意識中。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雖然不能被我們意識到,但是實際上它主宰了我們的想法、判斷、直覺、及推理能力。是我們行為的能量。他認為本我是回應生理需求產生的心理需求,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慾望。人類天生有股慾力驅策著我們的行為,如同所有的生命。我們有要生存下去的需求,我們要吃、要喝、要繁衍後代。這些需求導致本我的慾望,而慾望生出來的一股驅力要求自我去滿足它。我們雖然不曾意識到本我,但是我們無疑都受本我的需求我控制。本我存在的證明可以透過解析夢的表徵或是催眠而得到。   
  當生理的慾望得到滿足,使得需求造成的張力鬆弛下來時,連帶的使得心理也感到愉悅。我們就好像是因為進行了某特定行為而得到獎賞(Skinner 制約),因此會下意識的重複此行為。但佛洛伊德認為,這股愉悅感源自於張力鬆弛的過程,而非處於被滿足的狀態。舉例來說,一個快要渴死的人所喝到的第一杯水可以帶來極大的愉悅感,但當它從瀕死狀態恢復一段時間後,喝水對他來說卻不能引起一點點的愉悅,因為他身體並沒有需求張力的累積。這說明了為什麼第一杯水、第一片麵包、或是第一棟房子帶來的滿足感最大。人,或是我,追根究柢不過是一股想滿足慾望的傾向。
  自我(ego),包含了我們的意識以及潛意識,是我們的思想(推論、假設、想像、知識)、意志、感覺(五官)、一部分的記憶所待的地方(記憶有分幾種)。同時也是產生自我觀念(concept of self)的地方。拉丁文Ego 翻成英文就是self。我們所認為自己擁有的自由意志也誕生於此。但是就佛洛伊德而言,自我不過是為了要完成本我的媒介,我們的種種行為不過是壓抑了的慾望的變形或重新導向。我們的興趣、我們的職志(calling),在他看來不過是轉化慾望張力造成之焦慮(anxiety)的手段。自我比本我理性也比本我實際,因為本我要求慾望的即刻滿足(pleasure principle)。但要即刻滿足慾望在現實中是不實際的,還要考量現實環境,因此自我會在外在與本我之間尋求妥協。我們可能會為了較長遠的利益而犧牲當下的快樂,作未雨綢繆的打算,因為生命的延續遠比一時的快樂重要得多,這就是自我衡量現實與需求折衷的結果(reality principle)
  除了上述兩部分,佛洛伊德認為還有一個部分與前兩者同等重要。超我(super ego),彷彿與本我相抗衡似的,包含我們的內在良知、道德感、責任感,以及追求完美。我們希望自己是好的、善的,我們希望自己不會因為追求私慾而做出某些獸行。超我一部分可以被意識到,但大部分屬於潛意識。良知到底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佛洛伊德大約傾向前者,因為後天的良知充其量不過是一些觀念,不應被劃進潛意識。他也認為人們對於理想自我以及完美的實現也先天的追求。或許人生的意義感也是來自於超我的達成。

  然而,我不太贊同超我的觀點,我認為超我中良知(conscience)的概念應是後天教養獲得。就現實看來,道德比較像是眾人立下的不成文規範,常常因文化、族群而異。例如:吃人以及一夫多妻在中國文化中是違反良知的,但是到了某些文化中卻是可以的。良知很難與慾望抗衡,說謊或是損害他人利益應是違反良知的,但是現實中的例子比比皆是。總言之,我還沒想出一個良知是天下人共有的。我認為良知應該被劃進自我,不過是慾望為了現實而不得不如此的妥協。至於追求完美、或是愛好真善美是天生的、潛意識的我承認,但猜測也是為了某種生存目的。

意識的出現

模擬世界好比是真實世界的一面鏡子。因此在這個虛擬世界中,產生了一個自我的鏡像。當生命體發現那個鏡像就是真實世界中的我的反映的時候,牠瞭解到自己正在作模擬的思考,牠產生了意識。牠意識到自己在這個真實世界上的存在。藉由對於模擬世界的認識,他認識了真實世界;藉由認識虛擬世界中的生物是牠的替身,牠認識到牠之於真實世界的關係,牠的自我覺醒了!
自我的覺醒,或是說意識的出現,使得我們不再完全由基因控制。當生存機器有了「自我」這個概念,彷彿成為了另一個獨立自主的存在,而不只是基因的求生機器。
主觀意識的出現可以說是模擬能力演化的巔峰了。頭腦不只是負責求生機器的日常生活事物,它甚至有能力排斥基因的指令。雖然基因決定了整個生存機器努力的大方向―確保該基因的存在以及繁榮,但是細部的操作―每一秒以及下一秒要做什麼―是由神經系統控制的。基因就好像電腦下棋程式的程式設計師,設定了各種下棋規則以幫助程式贏棋,但是真正在下棋的每一步卻不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基本政策的決定者,腦部是執行者,但是當腦部越來越高度開發時,他們就逐漸接掌了實際政策的決定。
 這樣聽起來像是一場演化上的敗筆,生存機器竟然可以違背主人―基因―的命令?這樣鐵定對基因的非常的不利。
然而,現狀告訴我們,我們雖然具有可以反抗基因的自由意志,但是身體的基本構造還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很難靠意志力把自己餓死、悶死、或是控制自己的性慾。另外,很多肌肉不能靠意志力控制,如心跳、反射動作等。



意識如何用物理性質表示?

身心二元論說心靈狀態對應到大腦的一個狀態,形成一個整體,但那個大腦的狀態是什麼?是神經細胞的排列組合嗎?我認為心靈狀態並非對應到一整個大腦狀態。根據神經生理學的角度,較可能的是對應到一種訊息的排列組合,猶如電腦資訊的0101110一樣。那是非物質的,但是它卻帶有訊息。這些訊息儲存了感覺、邏輯運算、判斷能力,像隻電腦程式。至於是用什麼東西儲存這些訊息,則是神經細胞的結構。日本科學家已經證明對於空間的記憶是貯存於海馬回的神經細胞上。當負責製造這些神經細胞的部位受損,實驗鼠就沒有辦法記起空間中物你的位置。
認知心理學家Paivio 提出了雙碼理論,試圖解釋生理上、物理上我們如何表徵這些心像。Paivio認為心像是類比式編碼。是我們對外在環境的刺激所形成的知識表徵的一種形式。而詞語則是符號性編碼,符號性編碼與被表徵對象不具有知覺相似性。但這還不夠解釋我們的思考單元如何在物理上表徵這些影像。
慶幸的是,對於果蠅大腦研究的進展,這個問題也將破解。
生物學觀點
   牛津大學生物學教授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一書中解釋基因是演化的基本單位,大腦器官的出現是演化學上的結果,目的是為了使得基因可以活的更好。
受過基本教育的大眾以及很多的生物學家認為,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是發生在生命個體的層次。為了使自己的種類被保留下來,生物們會產生群體利他主義。如有性生殖是為了使物種有更多的性狀以適應多變的環境壓力、父母保護子女、動物合作、同一物種的的互不相食等。
Dawkins在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天擇的發生事實上是在基因層次而不是物種層次。每種基因在環境壓力下競爭,而最能適應者留下。生命個體只是基因渾湯的載具、基因打造的生存機器。而有性生殖,不過是「自私」的基因複製自己的一種手段。而這種手段恰好可以適應外在的生存壓力而存在著罷了。而其他種種看似利他的個體行為其實也可以用自私的基因為了產生最多自我複製的賽局理論得到很好的解釋。基因層次的天演論比生命體的天演論來的得當因為它可以解釋生命起源,病毒,甚至是深奧的意識問題。
這種論點與個體的利他行為論有時可以推得相同的結果。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基因因為長久生存在求生外殼裡面,已經失去了在沒有外殼保護下的生存能力,生存機器的存亡往往就是基因的存亡。也就是個體的存亡就是基因的存亡,因此天擇才會在個體尺度上運作得如此完美。
Dawkins給基因的定義是具有長存性、複製能力、和拷貝忠實度的最大實存體。基因沒有一定的大小,但一定是染色體中的一小段。如果這段DNA可以在世代的繁衍中被保留下來,我們便稱之為基因。
要談到大腦器官的出現,我們要先談談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可以由感官接收訊息,轉化成神經系統的電脈衝訊號,在傳導至運動神經,控制肌肉的運動。這樣的反應速度比直接由基因本身控制身體快得多。因為基因訊息的傳遞還要經過蛋白質的轉譯。神精系統是高度演化的結果,適合較大型的動物在體內快速傳遞指令。隨著神經系統的高度演化,我們的大腦產生了。
神經能提供的反射性動作對動物的保命來說十分有用。另外,神經系統使得動物具有不同於植物的行為能力、使得生存機器可以飛行、爬行、游泳甚至改變外在環境。但演化到這個階段的生物還沒有思考能力。
神經系統也演化出記憶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使的我們不僅可以對當下的刺激做出反應,也可以對過去累積的經驗做出反應。這代表我們可以累積過去的教訓,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學習」。生命體不再只能做出反射動作,甚至可以忍耐,可以壓抑本能,只為了生存下去。忍耐與壓抑有時可以帶來更多的報酬。例如費盡千辛萬苦的遷徙可以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或是知道哪些東西是有危險的。
感覺神經接收到訊息轉譯成神經訊息,也就是感覺,如痛覺、冷熱、軟硬等。基因透過演化出來的回饋系統,可以依外在感覺對其生存的利害釋出訊號,讓神經系統感受到痛苦、快樂,而達到制約的目的。這樣的生物,展現出具有目的性的行為。有人會誤以為表現出有目的行為的生物就可能具有意識,這是不對的。像是會下棋的電腦程式表現出能思考的行為,但是其實它並不具有思考的能力。
人的大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基因打造的電腦程式,以幫助基因度過種種生存危機。直到意識的出現,生命體不再完全是基因的俘虜,不再僅僅是基因的求生工具。
學習可以避面犯同樣的錯誤,但是在更複雜的問題上、或是從未經驗的問題上,我們如何避免犯錯呢?為了減少犯錯而付出的代價,我們常常用電腦模擬的方式來預測種種狀況,如經濟的榮衰、作戰計畫的成敗。透過建立一個與真實世界相仿的虛擬世界,生命體可以用模型嘗試錯誤,減少了嘗試錯誤浪費的大量時間以及資源。
    我們可以想見,模擬能力對於一個生命體的成敗,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因此求生機器應當演化出這樣的功能。事實上,我們的思考能力就是在負責模擬的工作。

我們的模擬世界不會全然的與真實世界一樣,只會有那些我們認為有重大影響的事物以及性質會被納入。當我們要做一個決策時,我們就進入模擬的領域了。我們的心中會浮現出想像出來的影像,好像我們正看著它,而我們可以光用腦力操縱這個世界的事物。這個模擬,就是意識。

意識物理上如何運作?

生物學上的突破
然而,我們製造的世界的結構與大腦神經系統的結構的對應有科學證明嗎?最近台灣清華大學(本校)生物研究所的江安世教授的團隊定位了果蠅大腦的十萬個神經元,並以電腦3D呈現。他們發現,果蠅的大腦像是一個網格計算的超級電腦。果蠅大腦內的神經元有結團的現象,他們把一團神經元稱作一個local processing unit(局部運算單元),就像是電腦的處理器一樣。這些運算單元透過一種特化得軸索特別長的神經元來做長距離的資訊傳輸。 [5]
由於我們對果蠅的行為已經做了極其詳盡的研究,加上現在對每一個神經元的定位。每一個神經元就像是一個開關,我們可以一個一個的去檢驗該神經元的功能,進而得到神經元與神經元間的關係,進而得到每一個運算單元的功能。
上圖:果蠅大腦神經連結的管狀圖。在幾萬個神經元中定位的結果是有58條長距連結。左右兩側為眼睛。
中圖:真實的照片,該團隊用特殊的溶劑使果蠅外殼透明化,並用螢光蛋白質追蹤出果蠅大腦的某條神經路徑,可以看到感官受器的訊息傳道中樞時只有一條路線,因此視覺影像必定被轉換成某種編碼,而不是一整個完整圖像的切割。




左圖:果蠅頭部的的骨骼結構。
  
生物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的基本運算單元與果蠅的基本運算單元是相同的,都是由高密度的神經結加上長距離的連結組成。這十分合理,因為這兩種生物的腦都是為了完成差不多目的。
人的大腦與果蠅的大腦有多像?果蠅神經的六種神經傳導物與人的一模一樣,果蠅的腦也分為左右半球,神經的團簇(cluster)與團簇間透過特別的管道連結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經由果蠅大腦在電腦中的三維影像重建,我們甚至可以追蹤神經電壓在神經網絡中的流動,也就是資訊的流動如何造成特定的結果。生物學家未來將利用這個現象來測試他們的資訊傳出理論,甚至計算出怎樣的輸入會導致怎樣的輸出。
   因此,研究人工智慧的程式模擬的科學家Olaf Sporns 認為,未來十分有可能用電腦程式建構出一個有生命體。或是相反地,對生物大腦的研究可以給我們的網路科技、電腦科技帶來啟發。
電腦科學
江安世教授這樣形容果蠅的大腦:「果蠅大腦是由41個區域運算單元( local processing units, 58 條連結以及六個集線器(hub)所組成的。」 
果蠅大腦每個運算單元間就好像一台電腦與另外一台連線一樣。如此以來,就可以進行網格運算(gird computing),如同一台超級電腦。當然,這台超級電腦的複雜度比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超級電腦都要複雜許多。
http://www.gridgain.com/images/affinity.png什麼是網格計算?網格計算是通過網際網路連結大量異構計算機(個人電腦、超級電腦、各式各樣的計算機)的未用資源(CPU周期和磁碟存儲),組成的一個計算機集群(電腦的正式名稱是計算機)。如果將全部視為一整體的話,也可以看成是一台計算機。網格計算通過網際網路的資源共享產生的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儲存能力非目前普遍認識的超級電腦所能比擬。其設計的目標是解決對於任何單一的超級計算機來說仍然大得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生物學的計算。
上圖:網格計算的基本概念。
根據估計在2008年底全世界在使用的電腦超過十億台,而預估在2015年會達到二十億台。如果電腦的數量是線性增加,在2011年初,全世界在使用的電腦會約是十二億八千萬台[6]。想像我們把全世界的計算機連上網路,進行網格運算。十二億八千萬台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是無法想像的快,然而,人腦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平均有一千支突觸。我們大概可以想像人腦的複雜度。
可是電腦也不是樣樣皆輸。透過光纖,網際網路資訊是以光速傳輸,而且一條光千可以同時傳播好幾個訊息。但是神經元還在使用電脈衝以及擴散傳導訊息。理論上電腦網路的速度要較快。關鍵在於傳播距離。我們的網路遍布於全世界。大腦的網路相當於有100倍數量的電腦存在於一個小玉西瓜大小的體積裡。
如果我們可以把電腦cpu做到像神經元那麼小,並且用光來傳遞訊息的話,我們理論上可以造出電子腦。
我們目前並不瞭解意識物理上如何運作,但是藉由江安世教的果蠅腦研究,我們必定可以破解其中奧秘。既然已經知道解法了,剩下的不過是計算而已。
接下來的問題應該是,神經的演算法是怎樣的?